走進大自然
			探索生態之美
走進大自然 探索生態之美

保育企劃

:::
為達成「永續林業•生態臺灣」的施政願景,本署結合國際趨勢與我國農業政策方向,將以確保陸域重要生態系及生物多樣性完整,並公平分享其利益、強化森林及自然碳匯為核心任務,自然保育及林業經營工作重點如下:
自然保育:
深化森林經營管理各業務之保育內涵。
前瞻規劃陸域生物多樣性保育及永續森林生態施政,接軌國際。
對接國土空間策略規劃,串聯陸域棲地保育。
推動其他有效保育措施(OECM),擴大陸域保護區範圍。
強化工程生態友善機制,打造防減災韌性之集水區。
林業經營:
健全樹木保護制度。
推動原生植物產業多元利用,營造獨特本土生態景觀。
營造永續木竹資源,促進生態資源循環利用。
優化森林育樂場域,提供優質遊憩及療癒服務。
精進森林資源監測,遏止森林非法侵害及破壞。
一、資源現況
(一)森林資源調查
依據第4次全國森林資源調查成果,我國森林面積達219.7萬公頃,覆蓋率達60.7%,約為全球平均2倍。
林型以闊葉樹林為主,占67%、針葉樹林占14%、針闊葉混淆林占8%、竹林及竹木混淆林占10%;總蓄積量則約為5億2百萬立方公尺,平均每公頃蓄積量達228立方公尺,換算總CO2儲存量為7億5千4百萬公噸。
臺灣的森林有79%為天然林或次生林,天然林依海拔梯度呈現明顯的植群帶分布,由低到高可分為榕楠林帶、楠櫧林帶、櫟林帶、鐵杉雲杉林帶、冷杉林帶及高山植群帶,在櫟林帶常有紅檜、臺灣扁柏、巒大杉、臺灣杉等針葉混淆林,具有極高的經濟及生態價值;人工林占21%,造林樹種以柳杉、二葉松、紅檜、相思樹、杉木、光蠟樹、臺灣杉、櫸木、香杉、樟樹、臺灣赤楊、楓香為主。
(二)生態系服務價值
1.森林生態系服務價值
森林生態系提供人類無形及有形等極為多元的服務價值,包括支持性服務:如空氣、水、生態維持、棲地保護;調節性服務:如溫濕度等微氣候調節;供給性服務:如食物、藥品、建築與工藝用材、園藝花卉等;文化性服務:如休閒、遊憩、美學、療癒等。為呈現森林之服務效益,已制訂包括「森林遊樂」、「碳吸存」、「水資源涵養」、「土砂流失防治」、「生物多樣性」、「空氣淨化」等6種森林生態系服務價值評估架構,並估算服務價值,經評估全國森林之生態系服務總價值逾新臺幣7,492億元,每公頃約新臺幣41萬元。
2.自然碳匯
森林生長過程能將大氣中CO2轉換為有機碳並儲存於林地中,對於減緩氣候變遷有所貢獻,亦為達到淨零排放的重要途徑。本署參照國際規範,以第4次全國森林資源調查成果為基礎,結合林業統計資料,編製林業部門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報告。報告顯示近年森林碳移除量趨於穩定狀態,最新估算2021年我國森林碳匯量約為2,185萬公噸CO2。
近年在全球推動環境永續及減緩氣候變遷的背景下,強調以「以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推動環境永續管理、復育自然生態系及生物多樣性等相關行動,能同時減緩氣候災害的衝擊,並提升自然與人類共同福祉。本署致力推動生態保育工作,為進一步量化不同生態系統之碳匯貢獻,考量各類生態系類型與自然棲地複雜,透過建立實測碳匯數據與研究資料,發展重要自然棲地類別之碳匯計量方法,支持國家相關保育政策之基礎數據,並可進一步回饋國家溫室氣體減量清冊所需資料,支持我國自然解方增匯路徑。
二、森林永續經營及自然保育
(一)施政策略
1.生物多樣性
我國雖受限於國際政治因素,無法成為《生物多樣性公約》的締約方,但為配合國際保育趨勢及推動國內生物多樣性保育,行政院於2001年即核定我國「生物多樣性推動方案」,並於2007年及2015年分別配合《生物多樣性公約》的「2010生物多樣性目標」及「2011-2020生物多樣性策略計畫」滾動調整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育策略。《生物多樣性公約》是隸屬於聯合國體系且具法律約束力的國際公約,也是國際上關於生物多樣性最重要且最全面的公約,而締約方大會(COP)是其最高權力機構,大會期間做出的決定往往引領全球各地生物多樣性保育行動的推展。對於我國來說,無論是考量國內保育的有效推動,抑或從加強參與國際事務、促進國際交流的角度出發,參與《生物多樣性公約》每兩年辦理一次的締約方大會或「科學、技術和工藝諮詢附屬機構」(Subsidiary Body on Scientific, Technical and Technological Advice, SBSTTA,亦簡稱科諮機構)會議,都有其必要性,以掌握國際生物多樣性保育推動趨勢及成果。
2.林業歷史蒐集紀錄
臺灣近代林業的起源可追溯至1925年總督府殖產局山林課推動之森林計畫事業,嗣後林業持續的影響臺灣的地景及人文變遷,甚至牽動著經濟發展。森林如何影響或參與臺灣社會之形成或發展,尚需將散落之林業史料蒐集、研析,以理解臺灣的過去與未來。目前已辦理日治時期(1925-1945年)臺灣森林計畫事業區分調查史料圖文集整理及出版,並透過口述歷史方式彙集林業權益關係團體或族群之觀點,以林業史綱為架構,逐步記錄戰後林業發展及社會變遷影響,理解現今林業環境形成過程與背後推動力量,作為未來政策擬定之借鏡。
3.國際合作
身為臺灣林業及自然保育主管機關,我國雖非聯合國會員國,仍積極推動林業、生物多樣性保育及氣候變遷等國際與兩岸交流合作,如參與亞太經濟合作(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林業部長會議及打擊林木盜伐及非法貿易專家小組(EGILAT)、APFNet亞太森林復育理事會、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 CITES)、生物多樣性公約及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等相關國際會議,加深我國於林業及自然保育領域方面與其他經濟體之交流,並藉由區域間各國相關資訊之分享,可作為我國制定相關政策之參考。
4.資源調查
森林資源為全人類重要資產,對於森林及碳匯資源的監測及掌握,相關數據必須建立在科學基礎,符合可量測、可報告、可驗證(Measurable、Reportable、Verifiable,MRV)的要求,對於範圍廣袤的森林,結合地面實地調查與航照攝影技術,以建構綿密完整的取樣系統,是最為可行的調查方式。自第4次全國森林資源調查以來,約2,500個樣區維持每5年連續複查,逐一記錄樣區內樹種、胸徑、高度、樹冠狀態、以及相對位置,枯立木及倒木亦一併調查,作為森林生物量及碳儲存量估算之依據,並運用高解析度之航攝影像,判釋林型及土地覆蓋型之變化,建立森林資源監測體系。
5.林業淨零路徑
在我國淨零路徑藍圖中,參考國際林業相關推動措施,結合減緩氣候變遷及森林資源永續經營的概念,致力增加國內森林碳匯潛力,並以「增加森林面積」、「加強森林經營」及「提升國產材利用」為三大重點策略。本署所經管之國有林多年來在持續推動造林及森林管理工作下,森林覆蓋良好,後續推廣造林區域將進一步導向農業產值較低之邊際農牧用地,如山坡地農地;除增加森林面積外,亦導入永續森林經營概念,以友善環境的方式進行森林管理,活化森林資源、進而增加森林生物量及碳貯存量,並可提升林木形質;林木產品生產過程中所消耗的能源及製造的污染較其他材料製品少,屬於低耗能、低污染且對地球環境友善的材料,而使用國產材可保留林木固定之碳量,並降低仰賴國外進口木材的碳足跡。因此積極推廣國產木竹材,已初步盤點可作為木材生產之用的人工林區域,在生產面以成立合作社的形式擴大生產規模、降低成本;在市場面則透過開發多元且生活化的產品,推廣國產材進入國人的生活空間,進而擴大消費市場。
6.森林及自然碳匯ESG專案媒合機制
森林除具有從大氣中吸收CO2的碳匯能力外,更具有水源涵養、國土保安、生物多樣性維護等多重效益,為各界辦理氣候變遷減緩及調適重要的工具之一。因應企業追求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及公司治理之永續目標,本署為鼓勵企業團體以公私協力方式參與森林及自然棲地營造維護工作,以提升森林及自然碳匯、促進生物多樣性之效益,規劃「企業參與國有林森林及自然碳匯ESG專案媒合機制」。推動專案類型包含「新植造林」、「再造林」、「竹林經營」、「棲地營造」、「野生物保育」、「發展里山友善經濟」、「保安林多元惠益發展」及「保存活用林業文化資源」等8類,將建置專案媒合平臺,以此促使企業投入辦理以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作為其達成企業永續目標之最佳途徑。
7.資料治理驅動數位轉型
為使各項施政過程具備充分之資訊基礎,並以資料正確完整一致性、有效整合管理、確保資料安全隱私保護及符合法遵要求等資料治理指導原則下,本署長期投入於生態調查等各項業務基礎資訊及林地地籍、林農等基礎資料庫建置,並致力於航遙測圖資及地理資訊系統(GIS)應用發展等工作,持續精進各項空間圖資之更新頻率,搭配政策上各項空間規劃之策略發展,具體發揮資料治理價值,同時亦將各項建置成果以開放資料形式公開各界應用,協助各項國土施政之推行。
本署亦積極關注並結合最新數位科技,如以人工智慧(AI)進行物種調查判識、運用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進行林產品溯源管理及透過電視空白頻段(TVWS)、低軌衛星山區無線網路通訊及物聯網(IoT)技術強化林火救災、盜伐監測及開放山林登山民眾安全防護等改變林業經營的方式和流程,以提高效率、增加價值和應對市場變化等數位轉型目標。
(二)森林及保育規劃
臺灣的淺山、平原與海岸濕地緊鄰人口稠密的都會環境,高度人為開發利用衍生污染、棲地消失及破碎化等問題,在妥善的空間規劃下進行國土棲地串聯與空間治理尤為重要。自2018年起在行政院支持下,透過跨部會推動的「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計畫」,建置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育綜合空間規劃。國土生態綠網計畫於2020年及2023年已完成指認生物多樣性保育關鍵區,包含44個關注區域、45條區域保育軸帶及其引導之空間策略,並可進一步分為丘陵型、溪流型、平原型、海岸型及離島型等5種類別,指引生態棲地復育與地景空間連結的投入方向。未來將透過生態棲地空間分布圖資建置與管理,持續發展物種與棲地保育空間策略規劃工具,具體落實全國棲地與自然保育的空間規劃、監管及保護,相關保育工作更可依此空間策略有效推動。
(三)航遙測發展及應用
為因應全球環境變遷影響,社經環境快速變化之需求,航測及遙測分署確切掌握國土變化資訊,快速提供航遙測影像,以維護我國地理資訊基礎建設之資料更新頻率。航測及遙測分署以「精研航遙測科技、厚植國土資訊」為核心價值,不斷精進各項設備與技術執行航遙攝影像蒐集及測量製圖,建置高精度、高更新頻率之地理空間基礎資料提供各界運用,其成果不僅應用於林業發展及自然保育,更應用在環境監測、國土規劃、農林經營、都市計畫、經濟建設、災害防救及學術研究等。
此外,以低空航拍之無人機影像輔助有人機航攝影像,建置多元及完善之航攝機制,增加影像創新加值應用,航測及遙測分署不間斷的發展巨量影像資料倉儲管理,提供穩定之影像供應服務,開發多元服務管道及提升便捷性,讓各地民眾及各級機關以最便利的方式取得圖資。
航測及遙測分署同時精研航遙測影像之應用發展及人員職能培訓,藉由航攝影像立體判釋技術,輔助林型判釋及林地分類,以及執行崩塌地、火災跡地、病蟲害等災區之細部判讀,為森林經營管理提供更有力的參考資訊。
瀏覽人次:870 最後更新日期: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