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大自然
						探索生態之美
走進大自然 探索生態之美
:::

生態廊道串起來,野生動物跟著來~花蓮綠網建構生態廊道紀錄到珍貴野生動物使用影像播放

:::
201902/22
  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在107年3月12日於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辦理中樞植樹活動時宣布「國土生態綠色網絡建置計畫」正式啟動,並於同年6月29日啟動花蓮綠網大平台,邀集政府單位、學術單位及NGO團體等44個單位參與,透過平台會議強化三方面意見交流,並凝聚共識達成公私協力合作,目標在建構花蓮國土利用之長遠規劃的世代工程。其中一項議題在探討如何改善現在人為設施(例如省道台9線及鐵路等)將生物棲息地切割後造成的生態破壞,於是花蓮林區管理處透過在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以生態造林的方式,嘗試串接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大尺度的生態廊道。在經過近1年的影像監測紀錄顯示野生動物確實可利用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營造之棲地廊道,更首次紀錄到過去只能在山區看到之臺灣野山羊,其成果令人震奮。
  花蓮林區管理處表示其長期與林業試驗所合作,並根據在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進行長達10年以上的野生動物監測結果規劃出平地森林園區內野生動物分布熱點,而林業試驗所建議只要將阻隔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的193縣道及台9線與鐵路串接起來,就能讓生活在海岸山脈與中央山脈的野生動物,在兩山脈間自由移動、安心成家。花蓮林區管理處因此透過「國土生態綠色網絡建置計畫」所建構之平台,協調經濟部水利署第九河川局、交通部公路總局等單位,以台9線新大富橋下通行空間,同時改善舊台9線引道建築量體及利用鐵道下方車行箱涵通道等具體方式改善營造動物通行通道,再搭配花蓮林區管理處進行之生態造林,並與第九河川局協力推動藍(水域)綠(森林)帶縫合的方式,營造串接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大尺度的陸域及水域生態廊道。
  為了瞭解生態廊道營造對野生動物的具體影響為何,花蓮林區管理處在大農大富園區周遭架設了15部紅外線自動相機,持續近一年的監測取得3,417筆有效影像,拍攝到哺乳動物11科13種,其中包括首次紀錄到保育類野生動物黃喉貂與台灣野山羊,更拍攝到山羌利用台鐵下方的車行箱涵穿越鐵道、山豬利用排水溝溝渠的上方蓋板以及麝香貓、黃喉貂利用溪流水岸森林移動等影像,此些影像除了拍下新鮮有趣的動物行為,豐富花蓮林管處推廣生態導覽的內容,更重要的是證實花蓮林區管理處在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推對生態廊道營造確實發揮功效。
  花蓮林管處利用在2月12日花蓮綠網大平台會議時,將所拍到的影像先剪輯3分鐘,播放給所有平台的公私協力的夥伴們觀看,這樣的成果讓所有參與大平台的夥伴們,對日後生態友善規劃更有信心。林管處表示監測的影像會再製作成30分鐘影片,屆時會配合花蓮綠色網絡的培力與推廣計畫,讓更多人瞭解花蓮國土綠網推動的實質內容與效益。也表示未來仍會透過公私協力,持續推動花蓮地區國土綠網計畫這個浩大的世代工程。

◎ YOUTUBE:https://youtu.be/6uwYnY3DwFk

 

相關影片
  • 以影像記錄動物日常行為及利用所建構之生態廊道通行畫面

相關照片

下列為本網站使用鍵盤操作相簿功能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回列表
瀏覽人次:2794 最後更新日期:2019-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