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 訊息專區 > 最新消息 跳過此子選單列請按[Enter],繼續則按[Tab] 列印 分享 Facebook gplus twitter plurk 字級小 字級中 字級大 最新消息 ::: 關鍵字: 發佈單位: 所有單位 保育企劃組 保育管理組 森林管理組 森林產業組 森林育樂組 集水區治理組 秘書室 人事室 政風室 主計室 宜蘭分署 新竹分署 臺中分署 南投分署 嘉義分署 屏東分署 臺東分署 花蓮分署 航遙測分署 林鐵及文資處 發佈日期(開始日): - 發佈日期(結束日): 202509/20 林業保育新聞 集水區治理組 農業部召開馬太鞍溪堰塞湖第二次專案小組會議,加強颱風豪雨警戒與疏散撤離規劃,全力守護安全 因應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可能對下游地區帶來的威脅,行政院指示由農業部成立跨部會專案小組,已於9月19日召開第二次會議,會中相關部會、花蓮縣政府及專家學者,針對壩體狀況及風險推估、工程因應對策、疏散撤離作業等議題持續進行討論、推估及進度管控。由於下週樺加沙颱風將接近臺灣,可能在東部地區帶來豪大雨,堰塞湖存在溢流風險,會中特別針對警戒範圍,以及花蓮縣政府負責的... 202509/19 林業保育新聞 森林育樂組 樺加沙颱風接近 林業保育署呼籲民眾暫勿前往山區 以維自身安全 根據中央氣象署最新氣象資料顯示,樺加沙颱風目前位於菲律賓東方海面,持續往西北西方向移動,預計22日至24日影響臺灣,受其環流或外圍環流影響,屆時各地山區均有大雨發生機率,尤其北部、東部、南部須留意局部大雨或大豪雨,請民眾暫勿前往山區並持續關注天氣動態。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呼籲颱風影響期間應避免從事山域活動,已在山上活動之民眾,請在安全無虞下儘速下山。因天氣狀況多變,為保障遊客安全,林業... 202509/19 林業保育新聞 保育企劃組 造林碳匯方法學修正案通過 擴大參與誘因強化森林碳匯 為促進民間投入造林工作,達成我國2050淨零排放目標,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提出「造林與植林碳匯專案活動」方法學修正案,經環境部今(19)日審議修正後通過,並將名稱修正為「造林碳匯專案」方法學。此次修正明確定義方法學適用條件,納入災後復舊造林及移除外來入侵種再造林等態樣,擴大各界參與誘因。林業保育署「自然碳匯與生物多樣性專案媒合平臺」亦推出公私有土地媒合功能,鼓勵提供土地資源,促使企業投入造林... 202509/17 林業保育新聞 森林育樂組 第二批森林療癒師入列 林業保育署攜手各界開創綠色健康產業 為持續推動臺灣森林療癒產業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於今(17)日舉辦第二批森林療癒師授證大會,歡迎55位新血加入,全臺具備林業保育署認證的森林療癒師人數已達89位,這些具備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森林療癒師,將規劃更多元且符合參與者需求的療癒活動,吸引大眾感受大自然的療癒力,為臺灣的綠色健康產業注入強勁動能。 積極培育人才 持續投入森療產業 近年來,國內外的實證研究皆顯示森林療癒可... 202509/15 林業保育新聞 森林育樂組 提升森林生態旅遊導覽品質 林業保育署推培訓與認證制度 為提升森林生態旅遊導覽品質,讓遊客能在專業且正確的引導下,深度感受臺灣森林獨有的魅力,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於114年9月15日宣布啟動「森林生態旅遊導覽人員培力認證計畫」。除了已製作20部生態旅遊解說導覽課程影片,免費提供旅遊從業人員與有興趣的民眾線上學習,也宣布推出金、銀、銅級三級認證制度,取得認證的導覽人員,可享有本人國家森林遊樂區入園全票7折優惠,取得銀級以上認證者,帶團5人以上者團員... 202509/08 林業保育新聞 保育企劃組 臺灣經驗走向國際 臺、美、菲專家共議自然解方與自然資源共管模式 由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與國立政治大學主辦之「原住民族知識、共管與自然解方國際工作坊」,於9月5日至8日圓滿落幕。活動邀請來自美國與菲律賓等地30餘位專家學者齊聚臺灣,透過兩場主題研討會及苗栗南庄賽夏部落實地參訪,深化原住民族知識保存、氣候調適、自然解方及山林共管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活動首日於政治大學揭幕,並完成合作備忘錄簽署。隨後移師林業保育署,由署長林華慶分享,南庄賽夏部落的共管... 202509/01 林業保育新聞 集水區治理組 強化馬太鞍溪堰塞湖應變處置 農業部召開專案小組會議 花蓮縣馬太鞍溪因楊柳颱風形成堰塞湖,對地方安全構成威脅。行政院卓院長指示以專案方式處理,農業部依指示立即組成跨部會專案小組,並於8月27日邀集中央相關部會、花蓮縣政府及專家學者召開第一次會議,研商應變對策。會中決議由林業保育署持續精進監測與警戒作為,並依既定警戒機制,適時發布通報與警訊,同時請各機關積極推動防、減災工作,降低堰塞湖對下游地區的影響。 農業部邀集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公... 202508/27 林業保育新聞 保育管理組 田裡的家,保育的網—綠色保育標章15週年特展登場 以「家」為意象,「田裡交會的腳印——綠色保育十五週年特展」今(27日)由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與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於保育小站(臺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二段203巷24號)合作展出,帶領民眾走入農田,看見動物的家;透過生態餐桌、影像聲音、農友故事與種子交換,邀請大家認識綠色保育行動,也看見另一個更大的家——由農田生態系鑲嵌而成的生態保育網。特展不是終點,... 202508/26 林業保育新聞 新竹分署 聽山的節奏、感受森林的脈動 林業保育署新竹分署「山‧五度圈Forest Tempo」 串聯北台灣五大森林遊樂區打造全民森活圈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新竹分署今(26)日於臺北松山文創園區創意空間發表全新品牌「山‧五度圈 Forest Tempo」,以森林為舞台、自然為樂章,透過五座國家森林遊樂區的在地特色與多元生態,詮釋「在森林,聽山的節奏」的品牌內涵,並搭配國產材文創商品展演,邀請民眾一同走進山林,在生活中感受自然節奏的律動與森林的溫度。 「山‧五度圈Forest Tempo」品牌概念象徵新竹分署轄下五座國家森... 202508/21 林業保育新聞 森林產業組 《台灣木竹材的利用》新書發表暨讀者見面會 從百年史料到當代永續——重現台灣木竹材知識體系,銜接文化傳承與淨零未來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與上森景觀設計合作,於今(21)日舉辦《台灣木竹材的利用》新書發表暨讀者見面會,由長期研究山林文化與工藝史的陳玉峯老師整理,結合百年前日治時期的珍貴史料與現代材料科學的新知,完整呈現台灣木竹材的分類、性質、加工技術、應用方式以及文化意涵。林業保育署期望藉此推廣在地綠色建材建材應用於建築、設計與景觀等領域提供專業參照,邁向2050淨零碳排永續目標。 《台灣木竹材的... 目前總筆數:210 目前所在頁數:1/21 1 2 3 4 5 » 下5頁 最後一頁 瀏覽人次:230033 最後更新日期:2023-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