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第11屆聯合國森林論壇(United Nations Forum on Forests, UNFF)訂定4項全球森林目標,指出未來森林優先發展方向,包括:(1)透過保護、恢復、造林和再造林等彌補森林損失及加強防止森林退化之努力;(2)改善依靠森林生活者的生計;(3)大幅增加各國森林保護區、永續森林經營區及永續森林產品;(4)增加新的永續性森林經營資源。所以,人工林經營如何以永續經營為目標,透過系統性規劃及科學方法分析,使森林持續合理化經營及利用,進而增加依靠森林生活者的收入來源,充分發揮森林資源之經濟、社會與環境等三大面向功能,為當前迫切需提出解方之重要課題。
林業多元輔導 邁向永續經營
臺灣森林總面積約 22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約占國土 60.71%,其中人工林面積約占 20%。人工林可透過系統化規劃經營,配合專業技術輔導資源,使森林持續合理化經營及利用,達成森林永續經營之目標。
林業保育署於108年整合「發展適地林下經濟政策」及「發展森林療癒育樂政策」,推出「林業永續多元輔導方案」,透過「夥伴」、「多元」及「友善」之核心價值,提出輔導私有林經營各項創新措施,並以行政整合與技術輔導為導向,引進專家團隊協助進行科學化規劃作業及建立林農單一輔導窗口,全力提升林農森林經營正確觀念及輔導精進各項林業技術,並協助辦理各項補助申請,期待降低林農營林成本,輔導林農成立林業合作社等林業團體,以解決林農老化及勞動力不足之窘境,有效提升整體合作社營業額及創造在地就業機會,提高國內木竹材生產力及發揮森林多元服務價值,並活絡山村經濟及增加森林碳匯,落實淨零碳排目標。
瀏覽人次:14490
最後更新日期:202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