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大自然
						探索生態之美
走進大自然 探索生態之美

《霞喀羅古道-楓火與綠金的故事》新書發表 反應熱烈

:::
201903/27
  繼能高越嶺道、浸水營古道、合歡越嶺道之國家步道系列書籍,睽違2年後的今(27)日,林務局與徐如林女士再次合作出版系列第4,《霞喀羅古道-楓火與綠金的故事》。國內登山文史學者、專家、古道迷,近200人熱情參與,由徐如林女士帶領現場讀者走入時光隧道,分享霞喀羅古道從泰雅族原住民起,在這古道上300年來發生的歷史故事,及古道沿線美景、史蹟。林務局貼心地以現場live方式同步播出,讓無法參與的朋友們,也可透過網路觀看聆聽;另外,《霞喀羅古道-楓火與綠金的故事》電子書也同步上架,響應國際無紙化的數位閱讀趨勢,讓讀者們更能隨身閱讀這本精彩作品。

霞喀羅古道 第一條國家步道
  民國90年,林務局進行國家步道系統規劃時,選定鹿場連嶺古道系統的霞喀羅及薩克亞金警備道路所組成的第一條示範步道「霞喀羅國家步道」,也就是現今大家所稱的霞喀羅古道。該古道原是新竹縣尖石鄉泰雅族「基納吉群」、五峰鄉泰雅族「霞喀羅群」兩大族群的活動領域,泰雅族的部落戰爭、通婚、遷徙、抗日等歷史,皆與這條步道息息相關。霞喀羅國家步道,從北端的秀巒溫泉起至南端的清泉溫泉,跨越大漢溪上游與頭前溪上游生態豐富的中海拔地區,沿途有竹林、楓香、杉林、百年櫻花樹林等自然生態之美,加上豐富的歷史背景,與部份較偏遠的古道相比,不但可及性高,途中景點也值得再三造訪,因而一直深受國人喜愛。
  作者徐如林女士於會場分享提到,在臺灣的登山史上,霞喀羅古道是「世紀奇峰」大霸尖山最早的攀登路徑,「聖稜線」的連峰縱走,也是倚靠霞喀羅群原住民擔任嚮導及揹工,才得以順利完成。這條步道更是史蹟巡禮之路,沿線的日本警官駐在所遺址,密度是臺灣全島最高的;建築方式,以厚達50公分的夯土圍牆,外覆雨淋板、內抺石灰,是「鹿場連嶺警備道路系統」獨特的建築工法。步道沿途的井上、瀨戶、小林、田村台、楢山(青山)、朝日、石楠、白石、馬鞍、栗園等駐在所遺址,可以看出昔日的規模。她在書中更談到社會大眾陌生的泰雅英雄:武塔卡拉霍(Buta Karaho),一位智、仁、勇兼備的頭目,率領族人開創了整個北臺灣的泰雅時代。而他的後代子孫,多次為了保衛家園,力抗滿清、日本官兵的掠奪,留下血淚斑斑、寧死不屈的故事,徐老師以精彩的照片、史料和親身故事,帶領觀眾走了一趟古道之旅,現場觀眾反應熱烈。

林務局完成楊老師遺願 徐女士獨力編撰霞喀羅故事
  林務局長林華慶表示,很感謝楊南郡老師生前與師母徐如林女士協助林務局建置完成約700公里、152條國家步道系統。楊老師臨終前於醫院療養時,他孜孜念念的即是「霞喀羅國家步道」的踏查原始資料尚未整理出版。於是林務局與徐如林女士於106年展開合作,將踏查資料整理後,由徐女士撰寫《霞喀羅古道-楓火與綠金的故事》一書出版,完成楊老師的遺願。
  林務局表示,霞喀羅國家步道於104年因蘇迪勒颱風侵襲中斷,經過林務局新竹林管處3年多的整修,終於在107年底全線開放通行,今日霞喀羅古道新書出版後,欲前往體驗霞喀羅國家步道的登山者,可先從本書詳細的介紹中預習霞喀羅古道的自然與人文歷史;行走在步道時,更能懷想當年可歌可泣的泰雅族抗日事蹟,並且透過沿線十幾個駐在所殘存的土牆、碉堡、砲台、紀念碑,具體感受日本當年對臺灣山林的嚴密控制。加上傳奇人物張學良及知名作家三毛的在地故事等,書中細膩的敘述,一定能讓讀者深深感受歷史的脈動。
 
精彩古道影片 林務局影音資訊平台線上看
  古道調查前輩楊南郡先生及其夫人徐如林女士攜手調查古道30餘年,在本書出版前,林務局與楊老師伉儷分別於民國100年出版《能高越嶺道-穿越時空之旅》、104年《浸水營古道-一條走過五百年的路》、105年《合歡越嶺道-太魯閣戰爭與天險之路》國家步道歷史叢書,帶民眾深入古道與台灣山岳的豐富歷史。林務局未來仍會與徐如林老師及喜愛古道的朋友們,共同推動古道、步道之美及古道史蹟的保存。
  更多有關楊老師伉儷及國家步道等精彩影片,歡迎進入林務局影音資訊平台觀賞。
◎《合歡越嶺道-太魯閣戰爭與天險之路》新書宣傳短片:https://media.forest.gov.tw/video_page.php?mID=TFB-vi-105_00_08776
◎《浸水營古道-一條走過五百年的路》:https://media.forest.gov.tw/video_page.php?mID=TFB-vi-103_00_08113
相關照片

下列為本網站使用鍵盤操作相簿功能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回列表
瀏覽人次:1699 最後更新日期:2019-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