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陽光
						感受自然的生命力
擁抱陽光 感受自然的生命力

83-9 櫻花鉤吻鮭棲地之調查研究(Ⅱ) ─大甲溪上游六條支流

:::
計畫名稱83-9 櫻花鉤吻鮭棲地之調查研究(Ⅱ) ─大甲溪上游六條支流
研究類別委託研究
計畫年度83年
  • 櫻花鉤吻鮭棲地之調查研究〈二〉大甲溪上游六條支流(台灣大學林曜松等)

    為探討櫻花鉤吻鮭(Oncorhynchus masou formosanus)族群在大甲溪上游集水區內分佈的實際範圍,評估各支流的水域物理環境,並將其棲息地加以分門別類,瞭解各溪段在供應櫻花鉤吻鮭不同功能棲所時的限制,以尋求適合重新放流櫻花鉤吻鮭的溪段。自民國81年2月至83年3月止,分別於七家灣溪、雪山溪、南湖溪、司界蘭溪、合歡溪與有勝溪六條支流,藉潛水觀察其魚群組成,輔以電氣捕魚的方式,研究其魚群結構與分佈;依溪流物理環境特色,將棲息地予以歸類至中型棲地,同時比較目前櫻花鉤吻鮭分佈區內外,魚類棲息環境的差異。發現適合櫻花鉤吻鮭作為產卵的緩流區,集中在七家彎溪一號至二號、與五號至六號攔砂壩間、以及有勝溪下游的溪段,惟在農業開發的壓力下,僅剩七家灣溪五號至六號攔砂壩間,仍維持了較天然且未受污染的水域環境。大甲溪上游的六條支流中雖不乏適合成魚或亞成魚棲息的場所,在緩流區先天稀少,又迭遭破壞的情形下,造成櫻花鉤吻鮭天然繁殖不易的窘況;配合洪水與攔砂壩的加成效應,推測是櫻花鉤吻鮭自上游溪段逐步消失的主因。顯見有必要重行擬訂櫻花鉤吻鮭整體復育計劃,短期除迅速藉由人工復育,增加鮭魚數量,擇地放流外;更應追蹤現存區域內各溪段環境與魚群分佈的變化,以掌握並及時克服其族群成長的限制因子。

 
回列表
瀏覽人次:1893 最後更新日期:2016-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