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陽光
						感受自然的生命力
擁抱陽光 感受自然的生命力

85-11 台東縣大崙溪魚類群聚調查研究

:::
計畫名稱85-11 台東縣大崙溪魚類群聚調查研究
研究類別委託研究
計畫年度85年
  • 台東縣大崙溪魚類群聚調查研究摘要(屏東科技大學戴永禔)

    1996年每季一次調查大崙溪淡水魚群聚生態之現況,以作為大崙溪集水區經營管理之參考依據。大崙溪水質在調查期間呈現不穩定狀態,氨氮濃度與濁度在八月前後有明顯的改變,可見8月賀伯颱風所夾帶的洪水使得大崙溪水質中的氮有機物減少,泥沙等懸浮物則明顯增加。11中旬的豪雨則僅使得自八月逐漸澄清的水質叉再度混濁。大崙溪水質原本之磷含量就不高,所以豪雨洪水對磷濃度的影響較小。酸鹼值、溶氧、導電度均在正常範圍值之內,並不受豪雨洪水的影響。水溫全年介於16.0~24.2℃間,洪水使大崙溪採樣站的溪寬增加,並使水道加深,流速則在洪水過後回復。颱風的水流將泥沙和小礫石向下游沖刷,而將卵石暴露出來。

    發現淡水魚類2科7種,包括日本禿頭鯊(Sicyopterus japonicus)、褐吻蝦虎(Rhinogobius brunneus Complex)、極樂吻蝦虎(Rhinogobius giurinus)、高身鏟頷魚(Varicorhinus alticorpus),何氏棘*(Spinibarbus hollandi)、平頷溪哥(Zacco platypus)、馬口魚(Candidia barbata)。其中以高身鏟頷魚的族群相對數量最多,是大崙溪淡水魚群聚的優勢魚種。水底攝影法與電網漁法會造成群聚參數有所差異,豐富度、種歧異度以電網漁法所獲較高,然而均衡度則以水底攝影法較高。新武呂溪的氨氮、總磷含量遠比大崙溪為高,新武呂溪上游集水區有高冷蔬果區及住宅區,應是造成新武呂溪在颱風過後有機物含量較高的原因。

 
回列表
瀏覽人次:1694 最後更新日期:2016-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