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 計畫與報告 > 研究計畫成果 > 人工林不同疏伐強度作業對原生樹種小苗之影響 跳過此子選單列請按[Enter],繼續則按[Tab] 列印 分享 Facebook gplus twitter plurk 字級小 字級中 字級大 人工林不同疏伐強度作業對原生樹種小苗之影響 ::: 計畫名稱人工林不同疏伐強度作業對原生樹種小苗之影響 研究類別委託研究 計畫年度96年 受委託機關東海大學 負責人:程海東校長 計畫主持人孫義方 計畫執行時間96年04月-96年12月 研究經費880仟元 計畫目標: 本計畫主要目標即在研究不同疏伐處理後,原生樹種的小苗在人工林內分布及隨時間及疏伐強度的變化情形,以了解不同原生樹種更新之瓶頸及困境。 研究成果: 在疏伐後小苗樣區調查中,共發現1119株小苗,分屬35種。其中以琉球雞屎樹的數量最多,達603棵,占所有已知種類小苗的60%。小苗主要由中海拔常見的灌木或小灌木組成,如台灣山桂花、華八仙、杜虹花、柏拉木等。柳杉小苗完全沒有出現在調查中,顯示柳杉完全無法在其林下更新。台灣中海拔常見的原生樹種,如三斗石櫟、大葉木樨、小葉樹杞、長葉木薑子等的小苗出現的數量並不多。小苗種類及數量的分佈在各樣區中差別甚大。此外,疏伐時間先後對小苗種類及數量分布的影響大於疏伐強度對兩者的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在較早疏伐及疏伐強度較強的樣區,均可發現大量野桐及山黃麻的小苗,表示在劇烈林冠變化後,陽性樹種小苗短期內即可進入。由調查資料顯示,疏伐的確能增加原生樹種小苗進入人工林的機會。 對業務革新、創新之效益: 無 回列表 瀏覽人次:1411 最後更新日期:2016-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