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 計畫與報告 > 研究計畫成果 > 林業種苗生產履歷制度建制之研究計畫 跳過此子選單列請按[Enter],繼續則按[Tab] 列印 分享 Facebook gplus twitter plurk 字級小 字級中 字級大 林業種苗生產履歷制度建制之研究計畫 ::: 計畫名稱林業種苗生產履歷制度建制之研究計畫 研究類別委託研究 計畫年度96年 受委託機關國立中興大學(負責人:蕭介夫 校長) 計畫主持人廖天賜 計畫執行時間96年03月-96年12月 研究經費820仟元 計畫目標: 訂立苗圃育苗方式及檢驗機制與管理方法,並詳細記錄育苗過程,出栽苗木之分級方式與制度之訂定。 研究成果: 本試驗選台灣肖楠(Calocedrus formosana)及烏心石(Michelia compressa)為研究對象,首先先建立苗木生產品質與環境管理認證流程及規範,並且彙整相關母樹及其種子基本習性資料、管理苗圃與保護方式資訊、苗木出栽前之檢驗項目(外觀、苗高、地徑、根系、重量、根/梢比)),最後模擬並尋找最佳苗木出栽前之健化方式,將苗木分為四種水分處理,處理一個月後,顯示兩種苗木之T/R率皆隨乾旱程度的增加而明顯下降,也顯示乾旱的確可增加根部之累積量,在生理方面,也具有相同之趨勢,然由水分利用效率(WUE)來看,則以W2處理(採漸進式之3、5天,各三循環進行澆水)為最佳,可做為將來苗木出栽前之健化方式。苗木若於出栽前能夠施以水分健化與施肥處理,則能大大提升將來於林地栽植之存活率。而建立一套完整的種苗生產履歷制度應具備如報告書內所附之生產履歷表格之詳細資料,才能建立起消費者對產品的信任及品牌口碑。 對業務革新、創新之效益: 建立一套完整的種苗生產履歷制度應具備完整之生產履歷簿,如此,建立消費者對產品的信任及品牌口碑同樣重要,而生產者「用心」,努力讓消費者「安心」與「放心」,更是提升消費者信心的關鍵。 回列表 瀏覽人次:1940 最後更新日期:2016-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