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陽光
						感受自然的生命力
擁抱陽光 感受自然的生命力

鰲鼓濕地森林園區鳥類監測及建立監測模式(2/3)

:::
計畫名稱鰲鼓濕地森林園區鳥類監測及建立監測模式(2/3)
研究類別委託研究
計畫年度101年
受委託機關國立嘉義大學(負責人:李明仁)
計畫主持人許富雄
計畫執行時間101年01月19日-101年12月31日
研究經費新台幣1,450,000元
  • 計畫目標:

    1. 全程目標:
      1. 監測「鰲鼓濕地森林園區」的鳥類群聚,並建立園區鳥類監測模式。
      2. 探討「鰲鼓濕地森林園區」棲地改變與鳥種組成的關係。
      3. 監測「鰲鼓濕地森林園區」的鳥類群聚及探討鳥種變化,並監測鰲鼓魚塭區的鳥類群聚及探討鳥類危害頻度,以作為生態保育、觀光遊憩與平地森林園區之經營管理的參考。
    2. 本年度目標:
      1. 持續建立「鰲鼓濕地森林園區」鳥類資料庫。
      2. 持續監測「鰲鼓濕地森林園區」不同區域的鳥類群聚與變化。
      3. 探討不同棲地與鳥種組成的關係。
      4. 評估建立「鰲鼓濕地森林園區」鳥類監測模式。
      5. 監測鰲鼓魚塭區鳥類群聚,以及鷺科、鷗科鳥類的棲息覓食狀態。
  • 研究成果:

    本計畫延續2011年的調查,在鰲鼓溼地森林園區的東石農場、鰲鼓農場、溪子下農場,以及鄰近的私有魚塭區,共設立9個溼地調查樣區、30個不同鬱蔽度之造林地定點樣區、9條穿越線樣區與一條長約3km的魚塭區監測路線。在2012年1至12月的調查中,共記錄鳥類15目44科138種,累計相關文獻與本計畫的調查資料,鰲鼓溼地森林園區共曾記錄有鳥類16目52科250種。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在各區域的調查中,以東石農場共記錄有154種的鳥類為最多,鰲鼓農場共記錄有107種;溪子下農場記錄有56種較少;而魚塭區則記錄有53種鳥類。其中,東石農場的西北區(D1)、西南區(D3)與東南區(D4)記錄有較多雁鴨科、鷸科及鴴科等水域性鳥種,藉由群集分析也可發現這3個區域相互結合成一個群集。在3種調查方法中,9個溼地群集調查一共記錄有鳥類113種,30個造林地的定點樣區記錄有鳥類86種,至於9條穿越線樣區則記錄有110種。藉由ANOSIM test分析發現,濕地樣區與其它樣區的鳥種組成具有明顯的差異。在9個濕地樣區中,以DF2-DF5等4個樣區記錄有較多的鳥種,而濕地區域在5月過後的鳥種與數量有大量減少的現象。在30個造林地定點樣區中,低鬱蔽度樣區所總合記錄的鳥種數較中、高鬱蔽度樣區多,而各造林地樣區的鳥類組成,在不同的農場間具有明顯的差異。此外,本計畫今年在東石農場東南方的人工營造濕地共記錄有54種鳥類,其種類與數量均逐漸增高的趨勢。魚塭區在2012年1至11月共記錄有45種鳥類,包含7種鷺科及4種鷗科鳥類。本計畫藉由啄食頻度觀察與相關文獻的蒐集,來探討小白鷺在魚塭區的覓食習性。同時對社區居民與漁民進行的問卷訪談,回收251份問卷並進行基本的統計分析。此外,本計畫從全區鳥類資源調查、監測樣區的設置、不定期特定任務研究、以及鳥類調查標準程序等4個方向,來規劃鰲鼓濕地森林園區鳥類長期監測模式。
     
  • 對業務革新、創新之效益:

    1. 彙整1988-2012年鰲鼓濕地森林園區歷年調查文獻鳥類資料。
    2. 設置園區鳥內監測樣區,並完成2011-2012鳥類監測資料,建立園區鳥類資料庫。
    3. 建立調查努力量與調查成果關係,以作為規劃監測模式之參考。
    4. 建立漁塭區鳥類種類及啄食漁獲情形相關資訊。
附件下載
檔案名稱 格式
鰲鼓濕地森林園區鳥類監測及建立監測模式(2/3) pdf pdf 檔案大小:4783KB 下載次數:1535
回列表
瀏覽人次:2084 最後更新日期:2016-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