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陽光
						感受自然的生命力
擁抱陽光 感受自然的生命力

雙溪流域水生生物及溪濱植群調查及解說資源建置

:::
計畫名稱雙溪流域水生生物及溪濱植群調查及解說資源建置
研究類別委託研究
計畫年度101年
受委託機關高雄醫學大學(負責人:余幸司)
計畫主持人邱郁文、謝寶森
計畫執行時間101年04月02日-102年03月31日
研究經費690,000元
  • 計畫目標:

    美濃黃蝶翠谷位位於大高雄東北隅,此區屬於亞熱帶氣候,其中5月至10月占全年雨量90%以上,且乾枯季明顯。地形方面,因東、西和北皆以高起的稜線為界,形成三面環山的封閉集水區,其外形擬似一漏斗狀,谷地內的溪流包括:水底坪溪、六秀坑溪、中心崙溪、發誓坑溪、鹹泥坑溪、西路坑溪和東勢坑溪等,這些溪流匯流成雙溪,亦為美濃溪之源頭。

    美濃雙溪流域上游的相關調查相當的少,雖然黃蝶翠谷區內的溪流在枯水期時水量極少,在豐水期又易逢暴雨氾濫,河水湍急;河水枯豐期比值極度不均勻,然在此不穩定之環境,水生生物與濱溪植群之資料又闕如。因此針對雙溪流域水生生物及濱溪植群調查有其必要性,並藉此調查資料選定指標物種進行監測,且應建立指標物種監測之標準作業流程(SOP)。並將相關資料與監測技術,提供與美濃在地居民,提供在地社團作為環境教育素材和社區學習與自我成長的基礎,以落實在地社區保育概念,作為在地社區進行資源管理的參考依據,進一步達到資源永續經營的保育行動。
     
  • 研究成果:

    高屏地區河流多半短而坡度陡,尤其上游河谷明顯陡峻狹窄且地質脆弱。雙溪流域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形成了許多野生動物的棲息環境,但是卻很少相關棲息於該地的水域生物基本資料。因此,本計畫將調查雙溪各流域共12個樣點水生生物及溪濱植群的生態資源,以建立該地區的生物資料庫,提供往後更多研究參考。

    本計畫針對雙溪流域的水生昆蟲、蝦蟹類、螺貝類及魚類等水域生物進行定量調查,並以定性調查輔之。並選定10種指標生物並舉辦教育訓練,以利後續當地居民長期監測使用。雙溪流域四季(5、7、9、12月)的調查結果共記錄到水生昆蟲28科48種、蝦蟹類3科9種、螺貝類共1科4種、魚類共4科13種、爬蟲類1科1種以及溪濱植物19科38種。其中,以主流雙溪調查到的物種數最為豐富,而當雨季來臨時,從魚類種類數上可明顯發現有增加的情況,顯示雙溪流域於夏季暴雨時為魚類的避難所。

    外來種方面,雙溪為較天然且受人為干擾度低的流域,相較於受到嚴重人為干擾的主流高屏溪及其支流虎形坑溪,較不易受到外來種的入侵且在本研究的調查中也未記錄到,相當難能可貴,顯示該地區勢必為臺灣原生種及特有種生物的重要棲息地。
     
  • 對業務革新、創新之效益:

    美濃雙溪為較天然且受人為干擾度低的流域,相較於受到嚴重人為干擾的主流高屏溪及其支流虎形坑溪,較不易受到外來種的入侵且在本研究的調查中也未記錄到,相當難能可貴,是台灣水生生物原生種及特有種非常重要的棲地。

    然而在調查的過程中,發現到一些人為影響如非法電魚、水質優養化(可能受到農藥或肥料的影響)及工程的進行,嚴重時將可能導致物種組成改變。集水區植被及河岸林的狀況不只會影響山坡地的水土保持能力,也會對溪流水量的調節造成影響,進而對生活於此的水生生物造成衝擊,嚴重者將導致死亡。因此,集水區的規劃勢必需考量多方面的因子,以達到永續經營管理的理念。
附件下載
檔案名稱 格式
雙溪流域水生生物及溪濱植群調查及解說資源建置 pdf pdf 檔案大小:9661KB 下載次數:1599
回列表
瀏覽人次:2013 最後更新日期:2016-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