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大自然
						探索生態之美
走進大自然 探索生態之美
:::

《台灣木竹材的利用》新書發表暨讀者見面會 從百年史料到當代永續——重現台灣木竹材知識體系,銜接文化傳承與淨零未來

:::
202508/21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與上森景觀設計合作,於今(21)日舉辦《台灣木竹材的利用》新書發表暨讀者見面會,由長期研究山林文化與工藝史的陳玉峯老師整理,結合百年前日治時期的珍貴史料與現代材料科學的新知,完整呈現台灣木竹材的分類、性質、加工技術、應用方式以及文化意涵。林業保育署期望藉此推廣在地綠色建材建材應用於建築、設計與景觀等領域提供專業參照,邁向2050淨零碳排永續目標。

  《台灣木竹材的利用》一書的原始基礎,源自於百餘年前日治時期的木竹材調查研究。當時,由日本林業部長金平亮三博士率領專業團隊,對臺灣常見木材與竹材進行了系統性的調查與記錄,內容涵蓋材料的分類、性質特徵、加工方式、適用範圍以及實際應用案例。這些資料以當時嚴謹的科學方法撰寫,成為台灣自然材料最早且完整的知識架構,也為後世研究與應用提供了寶貴基礎。

  出版過程由郭自得先生將原稿精確翻譯,確保史料的專業語義與技術細節得以忠實呈現;再由數十年投身於生態、哲學與工藝研究的陳玉峯老師整理,將這批百年史料置於當代在地語境下加以詮釋與文化轉譯。

  林業保育署表示,書中不僅保留了原始資料的歷史風貌,更進一步補充現代材料科學、環境適應性與固碳性能等資訊,讓傳統知識與當代永續理念緊密結合。這樣的再詮釋,不僅彰顯木竹材作為文化資產的地位,也為未來木竹材固碳量化、材料永續評估及國家淨零策略的推動奠定了科學基礎。

  林業保育署署長林華慶表示,木竹材文化深植於臺灣生活脈絡,從建築、農具到日常器物皆留下智慧。然而隨著工業化與全球化,可再生的木竹建材反而逐漸被取代,傳統知識面臨斷層危機,本書的出版正是產業與文化復興的重要里程碑。特別感謝陳玉峯老師的專業投入,以及企業的贊助支持,使本書得以順利出版,展現學術、產業與政府跨領域合作,共同推動文化傳承與永續發展。

  本書同步推出電子書版本,歡迎線上閱讀 👉 https://reurl.cc/jrl5nL
 
相關照片

下列為本網站使用鍵盤操作相簿功能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回列表
瀏覽人次:322 最後更新日期: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