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大自然
						探索生態之美
走進大自然 探索生態之美
:::

造林復育為恢復恆春半島生態,移除外來入侵銀合歡後造林作業非造成海域混濁原因

:::
202509/09
造林復育為恢復恆春半島生態,移除外來入侵銀合歡後造林作業非造成海域混濁原因

近期針對墾丁沿岸海域水色變化,有部分疑慮將原因歸因於林地造林作業,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特此澄清。

造林為復育行為,非開發工程
屏東分署自104年起每年召開平台會議,會同恆春半島29個土地管理機關共同執行銀合歡移除作業,並依土地用途接續辦理植生造林作業或恢復利用,造林目的在於恢復森林生態功能與提升水土保持效益,並非土地開發或破壞行為。

同步落實水土保持與維護及防減災措施
屏東分署在植栽作業過程中,均因地制宜設置邊坡殘材緩衝帶、執行排水導水及護坡工法等水土保持處理與維護措施,減少短期坡地裸露時間。林地植生復育過程短期裸露為作業期間過渡現象,隨造林作業推演,新植樹木與植被均迅速覆蓋,屏東分署近年移除銀合歡復育造林林地,目前均已完成造林,植生逐漸覆蓋完整。

有關報載海域混濁乙事研判主要源於天然與多元因素如受極端降雨、豪雨沖刷、坡地自然崩塌及海流擾動等因素影響,亦可能與其他人為活動相關。且所指銀合歡移除後造林作業,其地點與海岸尚有四百餘公尺距離,已於今年六月完工,地被植生持續復育,海水混濁則是近期發生,顯見兩者並無關聯。

屏東分署將持續推動外來入侵樹種移除與復育造林,同時落實水土保持,以維護生態安全、降低坡地沖蝕,並確保森林生態系服務功能的永續。
相關照片

下列為本網站使用鍵盤操作相簿功能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回列表
瀏覽人次:70 最後更新日期:2025-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