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大自然
						探索生態之美
走進大自然 探索生態之美
:::

林業保育署新竹分署召開泰崗溪堰塞湖跨機關研商會議 強化機關聯防 確保民眾安全

:::
202510/14
新竹分署昨(13)日召開「新竹泰崗溪堰塞湖跨機關研商會議」,邀集經濟部水利署、經濟部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新竹縣政府、新竹縣尖石鄉公所及專家學者與會,針對新竹縣泰崗溪堰塞湖現況、監測成果進行說明,並與各單位就後續相關處置對策商討及權責分工確認,以提升機關間聯繫機制,保障下游居民安全。
 
新竹分署表示,泰崗溪堰塞湖係因113年11月康芮颱風後形成,分署於接獲通報後立即委託中華防災學會進行空拍調查及風險評估。根據監測資料顯示,該堰塞湖壩高約10公尺、面積約1.3公頃、蓄水體積約4.8萬立方公尺(約20個標準游泳池水量),目前已穩定溢流。經專業評估,該堰塞湖量體小且已穩定,上游迴水範圍無保全對象;下游最近設施為司馬庫斯大橋(距離約10公里、橋面高出河床約20公尺)及泰崗溪溫泉(距離約14公里)。新竹分署前已於新竹縣尖石鄉秀巒辦理現勘及召開地方說明會,向在地部落及居民說明泰崗溪堰塞湖之形成、監測評估及相關安全措施。
 
目前泰崗溪堰塞湖雖無立即危險,惟考量湖體周邊尚存在崩塌坡面及不安定土砂,新竹分署已建立完整監測機制,持續掌握湖體及周邊崩塌地動態,並將於適當地點設置即時影像設備達即時監控需求,另同時與地方政府成立群組保持機動聯繫,確保第一時間傳遞湖體及周邊崩塌地動態資訊。13日會議,各機關代表就後續處置方案充分交換意見,考量該區域為泰崗溪溫泉,現階段將優先管制人員進入河道進行遊憩活動,新竹縣政府已依照「水域遊憩活動管理辦法」辦理「泰崗溪秀巒匯流口至堰塞湖間河段」為危險水域區域的公告作業,並落實勸離及管制配套措施。
 
此外,新竹分署已增加該區巡護頻度,並持續透過衛星影像判釋湖體變化;遇豪大雨或湖體出現異常狀況時,將立即派員執行空拍調查,必要時則透過即時預警通報,讓新竹縣政府及尖石鄉公所掌握時效,確保居民安全。
 
相關照片

下列為本網站使用鍵盤操作相簿功能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回列表
瀏覽人次:36 最後更新日期:2025-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