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大自然
						探索生態之美
走進大自然 探索生態之美

回顧百年林業 想像永續未來 《0km:重訪山林課》特展揭幕

:::
202510/17
  日本殖民時期臺灣總督府山林課負責調查山林資源,並據以在1925年啟動影響臺灣山林極為深遠的「森林計畫事業」,百年後的今天,位於北市金山南路、昔日總督府山林課職員的宿舍,已成為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的保育小站。而為了重現這段少為人知的歷史,林業保育署邀請國立臺灣大學洪廣冀教授團隊策劃名為「0km:重訪山林課」的特展,並首度公開日治時期山林課職員珍貴的手繪地圖、檔案與調查紀錄,帶領觀眾重返山林課職員宿舍,回望百年前日本林業人員以從西方帶回的科學方法經營臺灣山林的歷程,特展於今(17)日在保育小站正式開幕。

  林業保育署表示,日本在明治維新後,總督府山林課職員兼容了日本傳統林業以及德國最新的林業思想,逐步將西方科學化的林業經營技術引入臺灣。1925年展開的「森林計畫事業」,是臺灣首次由上而下規劃全面且長期的林業經營政策。山林課人員以簡陋的測量器具,翻越層巒疊嶂,耗時十餘年,首度建立臺灣全面的森林資源調查紀錄。他們依照地形與林況等調查結果,將臺灣的山林劃分成不同區塊,分別擬訂經營計畫,為現今林業制度奠定基礎;這項計畫也影響了臺灣原住民族的土地空間利用、森林生態及經濟發展,直到今日。本展覽以「0km」為名,象徵林業調查的起點,亦提醒今日的我們回到初衷,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實踐永續山林的價值。

  「0km:重訪山林課」展覽主題分為「山林課的誕生」、「把森林畫在地圖上」、「山林課職員的日常」及「戰時到戰後的森林利用與經營」。透過手繪地圖、林野調書、測量器具、歷史影像與珍貴文獻,觀眾可窺見當時林業從業人員如何以雙腳丈量山林,並將森林化為地圖與數據,擘劃永續利用的經營模式。至日本戰敗後,山林課職員離去前提出臺灣森林資源豐富,其經營管理套用北方林業的單純林方式似適得其反,應採南方林業多元經營方式等臨別建言。經歷數十年的延續與變遷,今日林業保育署的林業經營政策,隱隱然呼應並實踐對南方林業的想像,強調林業永續多元發展,更進一步揭櫫與在地合作共存共榮的願景。

  林業保育署指出,林業保育署於2017年起,即積極蒐整臺灣林業史料,期望將珍貴的歷史檔案與世人分享。保育小站是昔日總督府山林課宿舍,在此舉辦特展,希望觀眾能在充滿歷史氛圍的空間裡,重新認識臺灣森林的百年記憶。此外,明年林業保育署還將與南天書局合作出版日治時期的森林計畫事業區分調查地圖集與林野調書複刻版,讓更多人得以發掘臺灣山林的歷史記憶。

  林業保育署也表示,本次特展忠實呈現史料,邀請大眾一同反思森林計畫事業背後的權力脈絡,也期盼社會大眾更深刻理解林業發展歷程背後人與自然的密切關係,並思考臺灣森林治理的未來方向。「0km:重訪山林課」展覽即日起在保育小站展出,歡迎民眾一同感受百年前林業人的熱情與山林的歷史回聲。
 
相關照片

下列為本網站使用鍵盤操作相簿功能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回列表
瀏覽人次:339 最後更新日期:2025-10-17